![]() |
![]() |
讓學生“睡得好”——夜色中的教育溫度 |
作者: 來源: 日期:2025/4/21 9:52:46 人氣:5 |
教育是國之大計、黨之大計,是民族振興、社會進步的基石。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,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以“辦良心教育、做良知教師、出良好質量”的“三良”理念為引領,以讓學生“吃得好、睡得好、(活)動得好、學得好、質量好”的“五好”實踐為路徑,探索出了一條有溫度、有深度、有力度的育人之路。這不僅是學校對教育本質 的 回 歸 ,更 是 對“培 養(yǎng) 什 么人、怎樣培養(yǎng)人、為誰培養(yǎng)人”這一根本問題的深刻回答。 從本期起,本報以“‘三良’‘五好’看龍泉”為主題推出系列報道。我們期待通過這組報道,讓公眾看見一所學校如何以“良心”為舵、以“良知”為帆、以“質量”為錨,在教育的海洋中破浪前行;更希望引發(fā)全社會對教育本質的深度思考——真正的教育,不僅是知識的傳遞,更是生命的滋養(yǎng)與人格的成全。正如該校執(zhí)行校長許明華所言:教師在課堂所講、所教的知識或技術,中考高考后或者幾年后,學生就遺忘了;但學校、教師對學生思維的培養(yǎng)、人格的引領、“三觀”的導向、愛心的呵護才是學生終生受益的,這些,最終也刻在了學生記憶最深處。讓我們共同走進龍泉,見證教育的力量! 暮色如紗,輕籠巴城。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的宿舍樓準時亮起柔和的廊燈。隨著時間的指針指向21:40,3600余名住校生的呼吸聲漸次融入夜色。在這座校園里,一場關于優(yōu)質睡眠的守護行動,已持續(xù)了整整23年。 生活老師教學生疊被子 “三心”團隊: 以母愛織就溫情網(wǎng) “當年軍訓時站軍姿的孩子們,現(xiàn)在都帶著自己的孩子來上學了?!闭驹趯W生宿舍樓前,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生活部部長馬佐榮感慨道。他手中那把老式電筒,金屬表面已有了歲月的包漿。作為武警教官,馬佐榮2002年參與學校首屆軍訓后便結緣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,這位曾經的“鐵血軍人”,如今統(tǒng)領著32人的生活老師團隊,溫情守護著龍泉學子。 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招聘生活教師有個“硬條件”——應聘的女性必須要有小孩,或者有帶小孩的經驗。與學校食堂里的“媽媽廚師”團隊一樣,學生宿舍也有一支“媽媽老師”團隊——32名生活老師中,有30人的孩子在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讀書,這種“雙重身份”讓宿舍多了母愛的溫度,她們將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情懷傾注到每一間宿舍。 “更重要的是,我們要求生活老師必須具備‘三心’——愛心、細心、熱心?!摹俏覀兩罾蠋熽犖榈撵`魂?!瘪R佐榮說,生活老師除了做好宿舍管理,更重要的一項任務便是為孩子們做好服務。在生活部的每一次例會上,馬佐榮都會反復強調一句話——學生的事,再小都是大事。 B114XX、B116XXX、B108XXX愛蹬被子;B115XX性格比較內向;B105XXX過敏體質;4月8日晚,B112宿舍XXX輕微打呼?!贐棟1樓宿舍生活老師岳玲峰的筆記本上,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這層樓大部分孩子的性格、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特征?!昂屯尥迋兿嗵幘昧?,就能掌握他們的不同特點,也便于工作中為他們做好服務?!痹懒岱逭f,比如睡覺愛蹬被子的學生,晚上她會重點關注,為他們蓋好被子。 在生活老師值班室,學校還為住校的學生準備有微波爐、常用藥。而在女生宿舍,生活老師值班室還備有紅糖姜茶、暖宮貼等女性專用物品?!澳膫€娃娃生病了,沒胃口,我們就給她熬粥;哪個娃娃到了生理期,身體不適,我們會給她送去紅糖姜茶、暖宮貼;甚至有的娃娃扎不好辮子,都經常是我們幫忙。”女生宿舍生活老師趙芳說,這種“媽媽式”的服務延伸至孩子們在宿舍里的每一個細節(jié)。 生活老師的悉心照顧,讓孩子們在學校也能感受到母愛,所以,很多住校的學生都稱呼生活老師一聲“媽”。“很多孩子參加工作后,有時候還給我們打電話?!痹懒岱逭f,電話那頭孩子們的一聲“岳媽”,足以融化她工作的疲憊。 學生宿舍樓 翻開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制定的住校學生《睡眠管理方案》,精確到分鐘的時間表和分工矩陣令人震撼。這份融合軍事化管理與教育智慧的方案,將“睡眠優(yōu)先”理念轉化為可量化的行動指南。 上午最后一節(jié)課后,學生必須在5分鐘內離開教學區(qū);收假當日晚自習下課后20分鐘、其余時間15分鐘學生必須進入宿舍……這份《睡眠管理方案》涉及學生午休和晚上就寢兩個時間段,條款并不多,共計12條,但這12條中,幾乎每項中都有具體時間限定。而反復出現(xiàn)的“必須”“不得”等詞語,更顯示出這不僅是一份管理方案,更是一條條鐵律——事關學生健康的柔情鐵律。 在這12條中,每一條結尾都落實了具體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,年級組、保衛(wèi)科、生活部、學生發(fā)展中心、值日組……“從這份《睡眠管理方案》就能看到,為了讓學生‘睡得好’,這背后有多少人在悄悄付出,在默默守護?!卑椭旋埲鈬Z學校學生發(fā)展中心主任任石山說。 “每晚21:40準時熄燈,除了呼吸聲,不能有其它任何聲音?!瘪R佐榮介紹,每晚熄燈后,生活老師會在宿舍走廊上巡邏,腳步輕若落羽,一直持續(xù)到凌晨0點。“雖說是巡邏,實際上更多的是對娃娃的照顧,比如發(fā)現(xiàn)有娃娃蹬掉了被子,值班生活老師就會悄悄給他蓋上?!?/span> 生活老師幫學生縫衣服 而在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,還建立起了一套近乎嚴苛的“睡眠溯源機制”。這套機制不僅讓學生在休息時段必須好好休息,也讓生活老師、班主任等感受到壓力:校領導或年級主任在課堂巡察時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有學生在上課時打瞌睡,會立即向學生發(fā)展中心反映。學生發(fā)展中心將立即啟動調查,詳細了解學生打瞌睡的原因,若是因為班主任或者生活部管理教育不到位,學校將對相關責任主體和主要責任人追責。 為了防止學生在晚上、午休時躲在被窩里玩私藏的手機,學生發(fā)展中心、生活部、保衛(wèi)科和班主任會不定時組織聯(lián)合清查行動,對學生私藏的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收繳暫存。 “我們制定一項項制度,一條條鐵律,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‘睡得好’,為了學生的健康和未來。高效的課堂除了老師的教學因素外,最重要的是學生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(tài),所以我們要求學生該睡覺的時間就必須睡覺,不準熬夜看書學習,更不準玩手機等電子產品?!卑椭旋埲鈬Z學校執(zhí)行校長許明華表示,犧牲睡眠時間用于學習,并不能換來學業(yè)成績的提高,反而對學生的學業(yè)有嚴重的負面影響,“在睡眠不好的前提下談學習,無疑是空談、胡說?!?/span> 宿舍洗衣區(qū) 細節(jié)管理: 科學雕琢的睡眠環(huán)境 在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3棟612間宿舍構成的“睡眠矩陣”中,每個細節(jié)都經過精心設計,科學雕琢。 2021年,學校將學生宿舍寬度70厘米的床分批更換為85厘米的床,這看似短短15厘米的增量,實則是基于青少年脊柱發(fā)育數(shù)據(jù)的科學決策,更凝結著教育者的良苦用心。“我們調研發(fā)現(xiàn),70厘米寬的床導致孩子翻身受限,而且被子也容易掉到地上。”馬佐榮說,不僅床的寬度增加了,床的長度也增加了,“因為現(xiàn)在的娃娃個子長得快,要是翻身不舒服,伸腿不舒服,何談‘睡得好’?” 被子疊得方方正正統(tǒng)一放在床尾,床下鞋子擺成一條線……每一間學生宿舍,都是整整潔潔的?!霸谖覀儗W校,宿舍里夏天從不用蚊帳?!瘪R佐榮自豪地說。 傳統(tǒng)蚊帳消失的背后,是學校生活老師們精心的付出:每周對宿舍進行一次大掃除;每學期開學前,對宿舍外山坡上的雜草清除;夏季,每周在宿舍樓周邊熏硫磺……通過各種人工手段對周邊環(huán)境進行干預,學生宿舍成了蛇鼠蚊蟲的“禁區(qū)”。 宿舍配備有電吹風 學生宿舍安裝了中央空調,每一間宿舍都有出風口。每到夏季,空調溫度開多少攝氏度都十分有講究。“很多人說夏天將空調開到26℃最健康,實際上是不準確的?!瘪R佐榮說,經生活老師、科學老師和醫(yī)生的聯(lián)合實驗研究,發(fā)現(xiàn)夏季一般情況下,睡覺之前將空調溫度開到26℃之后,當時覺得很舒適,但是到了凌晨1-3點,學生們進入到了深度睡眠,身體代謝的速度加快,肌膚會處于比較脆弱的狀態(tài),再加上溫差的影響,很容易感冒著涼?!耙虼?,夏季晚上我們中央空調的溫度一般都調到了28℃?!?/span> “對中學生來說,正處于生長發(fā)育階段,睡眠不足、生物節(jié)律紊亂不僅會引起短期注意力不集中、學業(yè)成績下降等后果,長期來看更可能損害腦功能,導致孩子抑郁、焦慮、注意力缺陷、行為沖動等情緒、行為問題,損害身心健康與學業(yè)發(fā)展。”有著20多年教學、教育管理經驗的許明華表示,中小學生睡眠不足一直以來都是一些家長的煩心事,也是教育部門的關切事?!耙虼?,作為一所寄宿制學校,我們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睡眠質量,一直將學生睡眠管理作為‘分內之事’。我們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睡眠環(huán)境,更重要的是,我們盡全力教育、引導學生認識、領悟睡眠與身體健康、與學習質量的關系,讓他們打心底重視睡眠,養(yǎng)成‘該睡覺時就睡個好覺’的行動自覺,形成‘睡眠好身體才好,學習才好’的認知深度?!?/span> 月光灑在宿舍樓外的桂花樹上,宿舍內,孩子們的呼吸聲猶如輕柔的海浪。當朝陽再次升起時,這些在優(yōu)質睡眠中蓄滿能量的少年,又將奔向書聲瑯瑯的教學樓。而關于“睡得好”的故事,仍在這個校園的每個夜色里溫柔續(xù)寫。 龍泉“媽媽”們說: 在巴中龍泉外國語學校,生活老師將愛心、細心、熱心傾注給每一位學生?!褒埲J健敝貥嬃藗鹘y(tǒng)寄宿制學校的管理范式,也重新定義了生活老師的意義——她們不是簡單的管理者,而是用生活智慧完成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的“擺渡人”。對于生活老師這個角色,她們如是說: ◆當孩子們離開家庭來到學校,我們生活老師得及時補位,充當家長的角色,讓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。 ——楊容華 ◆我愿意像一個朋友一樣去傾聽她們的心事,幫助她們解決煩惱并耐心勸導,成為孩子們的“知心朋友”。在這個過程中,不僅孩子們在成長,我也在成長。 ——趙芳 ◆我將用全部的愛心和耐心去教育引導她們,成為學生的伙伴和朋友。 ——羅克群 ◆孩子們是可愛的,是懂得感恩的。每每收到已畢業(yè)多年的學生們的電話、微信祝福和問候,瞬間覺得一切都值得。 ——李華 ◆我們把每一位在龍泉的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孩子,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當好“媽媽”這個角色,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,幫助他們健康成長。 ——岳玲峰 ◆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,我用愛心與真情,收獲了孩子們幾百份甚至幾千份的愛心與真情。我驕傲,因為我是一名生活老師;我驕傲,因為我不僅僅是一名生活老師。 ——賈樂瓊 巴中融媒記者 魏文明 陽瓊華 |